COD测定原理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测定是一种用于评估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分析方法。其原理基于化学氧化法,即通过强氧化剂将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然后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浓度来计算COD的含量。
以下是COD测定的几种常见方法及其原理:
1. 高锰酸钾法(CODMn) :
在酸性条件下,水样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加热反应后,剩余的高锰酸钾用草酸钠溶液还原,再通过回滴法计算高锰酸盐指数。
2. 重铬酸钾法 :
在强酸性溶液中,水样与过量的重铬酸钾和硫酸混合,加热回流,将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氧化,通过硫酸亚铁铵回滴法计算COD。
3. 紫外分光光度法 :
利用水中有机物对紫外光及可见光特定波长的选择性吸收原理,通过测量水样对单色光的吸收确定有机物浓度。
4. 比色法 :
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使用比色计测量反应后液体的颜色深浅,从而反映COD浓度。
5. 电化学法 :
利用电导率的变化来测定COD,通常涉及将水样与氧化剂和催化剂混合后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反应。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操作步骤、优点和局限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际应用的需求和条件。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条件有哪些?
比色法如何反映COD浓度?
电化学法测定COD的实验报告如何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