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黄雾漫天作晓霜”的出处是哪里

“黄雾漫天作晓霜”的出处是哪里

“黄雾漫天作晓霜”的出处是哪里

“黄雾漫天作晓霜”出自宋代项安世的《自武义入松阳道中三首》。

“黄雾漫天作晓霜”全诗

《自武义入松阳道中三首》

宋代 项安世

黄雾漫天作晓霜,征人相顾失颜行。

虽然未快还乡眼,脚底沙泥已是乡。

《自武义入松阳道中三首》项安世 翻译、赏析和诗意

《自武义入松阳道中三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雾漫天作晓霜,

黄色的雾气笼罩天空,宛如清晨的霜露。

征人相顾失颜行。

征途上的战士们相互对望,面色失去了往日的红润。

虽然未快还乡眼,

尽管还没有看到家乡的景象,

脚底沙泥已是乡。

但脚下的泥沙已经是家乡的土地了。

诗意:

《自武义入松阳道中三首》描绘了一幅征途上的士兵的景象。诗中以黄雾漫天和相互失色的面容,表现出战士们长时间离乡打仗的辛苦和疲惫。尽管他们还没有回到家乡,但他们已经能感受到脚下的土地是家乡的土地,这种情感弥漫在整首诗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征途上战士们的心情和景象。黄雾漫天作晓霜,给人以模糊不清的感觉,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艰辛。征人相顾失颜行,形容了士兵们脸上的疲惫和痛苦。虽然未快还乡眼,表达了战士们怀念家乡的情感。最后的两句“脚底沙泥已是乡”则展示了战士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在征途上已经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归属感。

这首诗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语言,直接传达了士兵们在战争中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人们在陌生环境中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归属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描写手法也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困苦,以及对家园的深深思念。